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F4 閱讀 梁實秋 女人

女人


 

 本篇及下篇《男人》,作者意在揭女人和男人的丑,而不是把女人和男人都否定。

                              ——編者注。

  有人說女人喜歡說謊;假如女人所捏撰的故事都能抽取版稅,便很容易致富。這問題在什么叫做說謊。若是運用小小的机智,打破眼前小小的窘僵,獲取精神上小小的胜利,因而犧牲一點點真理,這也可以算是說謊,那么,女人确是比較的富于說謊的天才。有具体的例證。你沒有陪過女人買東西嗎?尤其是買衣料,她從不干干脆脆的說要做什么衣,要買什么料,准備出多少錢。她必定要東挑西揀,翻天覆地,同時口中念念有詞,不是嫌這匹料子太薄,就是怪那匹料子花樣太舊,這個不禁洗,那個不禁晒,這個縮頭大,那個門面窄,批評得人家一文不值。其實,滿不是這么一回事,她只是嫌价碼太貴而已!如果价錢便宜,其他的缺點全都不成問題,而且本來不要買的也要購儲起來。一個女人若是因為炭貴而不升炭盆,她必定對人解釋說:“冬天升炭盆最不衛生,到春天容易喉嚨痛!”屋頂滲漏,塌下盆大的灰泥,在未修補之前,女人便會向人這樣解釋:“我預備在這地方安裝電燈。”自己上街買菜的女人,常常只承認散步和呼吸新鮮空气是她上市的唯一理由。艷羡汽車的女人常常表示她最厭惡汽油的臭味。坐在中排看戲的女人常常說前排的頭等座位最不舒适。一個女人饋贈別人,必說:“實在買不到什么好的……,”其實這東西根本不是她買的,是別人送給她的。一個女人表示愿意陪你去上街走走,其實是她順便要買東西。總之,女人總歡喜拐彎抹角的,放一個小小的煙幕,無傷大雅,頗占体面。這也是藝術,王爾德不是說過“藝術即是說謊”么?這些例證還只是一些并無版權的謊話而已。

  女人善變,多少總有些哈姆雷特式,拿不定主意;問題大者如离婚結婚,問題小者如換衣換鞋,都往往在心中經過一讀二讀三讀,決議之后再复議,复議之后再否決,女人決定一件事之后,還能隨時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做出那与決定完全相反的事,使人無法追隨。因為變得急速,所以容易給人以“脆弱”的印象。莎士比亞有一名句:“‘脆弱’呀,你的名字叫做‘女人!’”但這脆弱,并不永遠使女人吃虧。越是柔韌的東西越不易摧折。女人不僅在決斷上善變,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別針位置也常變,午前在領扣上,午后就許移到了頭發上。三張沙發,能擺出若干陣勢:几根頭發,能梳出無數花頭,講到服裝,其變化之多,常達到荒謬的程度。外國女人的帽子,可以是一根雞毛,可以是半只鐵鍋,或是一個畚箕。中國女人的袍子,變化也就夠多,領子高的時候可以使她象一只長頸鹿,袖子短的時候恨不得使兩腋生風,至于鈕扣盤花,滾邊鑲繡,則更加是變幻莫測。“上帝給她一張臉,她能另造一張出來。”“女人是水做的”,是活水,不是止水。

  女人善哭。從一方面看,哭常是女人的武器,很少人能抵抗她這淚的洗禮。俗語說:“一哭二睡三上吊”,這一哭确實其勢難當。但從另一方面看,哭也常是女人的內心的“安全瓣”。女人的忍耐的力量是偉大的,她為了男人,為了小孩,能忍受難堪的委曲。女人對于自己的享受方面,總是屬于“斯多亞派”的居多。男人不在家時,她能立刻變成為素食主義者,火爐里能爬出老鼠,開電燈怕費電,再關上又怕費開關。平素既已极端刻苦,一旦精神上再受刺激,便忍無可忍,一腔悲怨天然的化做一把把的鼻涕眼淚,從“安全瓣”中汩汩而出,騰出空虛的心房,再來接受更多的委曲。女人很少破口罵人(罵街便成潑婦,其實甚少,)很少揎袖揮拳,但淚腺就比較發達。善哭的也就常常善笑,迷迷的笑,吃吃的笑,格格的笑,哈哈的笑,笑是常駐在女人臉上的,這笑臉常常成為最有效的護照。女人最像小孩,她能為了一個滑稽的姿態而笑得前仰后合,肚皮痛,淌眼淚,以至于翻筋斗!哀与樂都像是常川有備,一触即發。

  女人的嘴,大概是用在說話方面的時候多。女孩子從小就往往口齒伶俐,就是學外國語也容易琅琅上口,不像嘴里含著一個大舌頭。等到長大之后,三五成群,說長道短,聲音脆,嗓門高,如蟬噪,如蛙鳴,真當得好几部鼓吹!等到年事再長,万一墮入“長舌”型,則東家長,西家短,飛短流長,搬弄多少是非,惹出無數口舌;万一墮入“噴壺嘴”型,則瑣碎繁雜,絮聒嘮叨,一件事要說多少回,一句話要說多少遍,如噴壺下注,万流齊發,當者披靡,不可向邇!一個人給他的妻子買一件皮大衣,朋友問他“你是為使她舒适嗎?”

  那人回答說:“不是,為使她少說些話!”

  女人膽小,看見一只老鼠而當場昏厥,在外國不算是奇聞。中國女人膽小不至如此,但是一聲霹雷使得她拉緊兩個老媽子的手而仍戰栗不止,倒是确有其事。這并不是做作,并不是故意在男人面前做態,使他有机會挺起胸脯說:“不要怕,有我在!”她是真怕。在黑暗中或荒僻處,沒有人,她怕;万一有人,她更怕!屠牛宰羊,固然不是女人的事,殺雞宰魚,也不是不費手腳。膽小的緣故,大概主要的是体力不濟。女人的体溫似乎較低一些,有許多女人怕發胖而食無求飽,營養不足,再加上怕臃腫而衣裳單薄,到冬天瑟瑟打戰,襪薄如蟬翼,把小腿凍得作“漿米藕”色,兩只腳放在被里一夜也暖不過來,雙手捧熱水袋,從八月捧起,捧到明年五月,還不忍釋手。抵抗饑寒之不暇,焉能望其膽大。

  女人的聰明,有許多不可及處,一根棉線,一下子就能穿入針孔,然后一下子就能在線的盡頭處打上一個結子,然后扯直了線在牙齒上砰砰兩聲,針尖在頭發上擦抹兩下,便能開始解決許多在人生中并不算小的苦惱,例如縫上襯衣的扣子,補上襪子的破洞之類。至于几根篾棍,一上一下的編出多少樣物事,更是令人叫絕。有學問的女人,創辟“沙龍”,對任何問題能繼續談論至半小時以上,不但不令人入睡,而且令人疑心她是內行。

F4 閱讀 梁實秋 男人

男人


  

      男人令人首先感到的印象是髒!當然,男人當中亦不乏刷洗干淨洁身自好的,甚至還有油頭粉面衣冠楚楚的,但大体講來,男人消耗肥皂和水的數量要比較少些。某一男校,對于學生洗澡是強迫的,入浴簽名,每周計核,對于不曾入浴的初步懲罰是宣布姓名,最后的斷然處置是定期強迫入浴,并派員監視,然而日久玩生,簽名簿中尚不無浮冒情事。有些男人,西裝褲盡管挺直,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麥!襪子手絹不知隨時洗滌,常常日積月累,到處塞藏,等到無可使用時,再從那一堆污垢存貨當中揀選比較干淨的去應急。有些男人的手絹,拿出來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黑糊糊黏成一團,而且內容丰富。男人的一雙腳,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霉干菜再加糖蒜的味道,所謂“濯足万里流”是有道理的,小小的一盆水确是無濟于事,然而多少男人卻連這一盆水都吝而不用,怕傷元气。兩腳既然如此之髒,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于腳上藏垢納污之處往复挖掘,然后嗅其手指,引以為樂!多少男人洗臉都是專洗本部,邊疆一概不理,洗臉完畢,手背可以不濕,有的男人是在結婚后才開始刷牙。“捫虱而談”的是男人。還有更甚于此者,曾有人當眾搔背,結果是從袖口里面摔出一只老鼠!除了不可挽救的髒相之外,男人的髒大概是由于懶。

  對了!男人懶。他可以懶洋洋坐在旋椅上,五官四肢,連同他的腦筋(假如有),一概停止活動,像呆鳥一般;“不聞夫博奕者乎……”那段話是專對男人說的。他若是上街買東西,很少時候能令他的妻子滿意,他總是不肯多問几家,怕跑腿,怕費話,怕講价錢。什么事他都嫌麻煩,除了指使別人替他做的事之外,他像殘廢人一樣,對于什么事都愿坐享其成,而名之曰“室家之樂”。他提前養老,至少提前三二十年。

  緊毗連著“懶”的是“饞”。男人大概有好胃口的居多。他的嘴,用在吃的方面的時候多,他吃飯時總要在菜碟里發現至少一吋見方半吋厚的肉,才能算是沒有吃素。几天不見肉,他就喊“嘴里要淡出鳥儿來!”若真個三月不知肉味,怕不要淡出毒蛇猛獸來!有一個人半年沒有吃雞,看見了雞毛帚就流涎三尺。一餐盛饌之后,他的人生觀都能改變,對于什么都樂觀起來。一個男人在吃一頓好飯的時候,他臉上的表情硬是在感謝上天待人不薄;他飯后銜著一根牙簽,紅光滿面,硬是覺得可以驕人。主中饋的是女人,修食譜的是男人。

  男人多半自私。他的人生觀中有一基本認識,即宇宙一切均是為了他的舒适而安排下來的。除了在做事賺錢的時候不得不忍气吞聲的向人奴膝婢顏外,他總是要做出一副老爺相。他的家便是他的國度,他在家里稱王。他除了為嫌錢而吃苦努力外,他是一個“伊比鳩派”,他要享受。他高興的時候,孩子可以騎在他的頸上,他引頸受騎,他可以像狗似的滿地爬;他不高興時,他看著誰都不順眼,在外面受了悶气,回到家里來加倍的發作。他不知道女人的苦處。女人對于他的殷勤委曲,在他看來,就如同犬守戶雞司晨一樣的稀松平常,都是自然現象。他說他愛女人,其實他不是愛,是享受女人。他不問他給了別人多少,但是他要在別人身上盡量榨取。他覺得他對女人最大的恩惠,便是把賺來的錢全部或部分拿回家來,但是當他把一卷卷的鈔票從衣袋里掏出來的時候,他的臉上的表情是驕傲的成分多,親愛的成分少,好像是在說:“看我!你行么?我這樣待你,你多幸運!”他若是感覺到這家不复是他的樂園,他便有多樣的藉口不回到家里來。他到處云游,他另辟樂園。他有聚餐會,他有酒會,他有橋會,他有書會畫會棋會,他有夜會,最不濟的還有個茶館。他的享樂的方法太多。假如輪回之說不假,下世僥幸依然投胎為人,很少男人情愿下世做女人的。他總覺得這一世生為男身,而享受未足,下一世要繼續努力。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原是人的通病,但是言談的內容,卻男女有別。女人談的往往是“我們家的小妹又病了!”“你們家每月開銷多少?”之類。男人的是另一套,普通的方式,男人的談話,最后不談到女人身上便不會散場。這一個題目對男人最有興味。如果有一個桃色案他們唯恐其和解得太快。他們好議論人家的陰私,好批評別人的妻子的性格相貌。“長舌男”是到處有的,不知為什么這名詞尚不甚流行。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F4 議論文閱讀 排隊

排隊
梁實秋
「民權初步」講的是一般開會的法則,如果有人撰一續編,應該是講排隊。
如果你起個大早,趕到郵局燒頭炷香,櫃枱前即使只有你一個人,你也休想能從容辦事,因為櫃枱裏面的先生小姐忙著開櫃子、取郵票文件、調整郵戳,這時候就有顧客陸續進來,說不定一位站在你左邊,一位站在你右邊,也許是衣冠楚楚的,也許是破衣邋遢的,總是是會把你夾在中間。夾在中間的人未必有優先權,所以三個人就擠得很緊,胳膊粗、個子大、腳跟穩的佔便宜。夾在中間的人也未必輪到第二名,因為說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長臂猿似的伸出一隻胳膊越過你的頭部拿著錢要買郵票。人越聚越多,最後像是橄欖球賽似的擠成一團,你想鑚出來也不容易。
三人曰眾,古有明訓。所以三個人聚在一起就要擠成一堆。排隊是洋玩藝兒,我們所謂「魚貫而行」就是在極不得以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動作。《晉書·范汪傳》:「玄冬之月,淝漢乾涸,皆當魚貫而行,推排而進。」水不乾涸誰肯循序而進,雖然魚貫,仍不免於推排。我小時候,在北平有過一段經驗,過年父親常帶我逛廠甸,進入海王村,裏面有舊書鋪、古玩鋪、玉器攤,以及臨時搭起的幾個茶座兒。我父親如入寶山,圖書、古董都是他所愛好的,盤旋許久,樂此不疲,可是人潮洶湧,越聚越多。等到我們興盡欲返的時候,大門口已經擁塞了。門口只有一個,進也是它,出也是它。而且誰也不理會應靠左邊行,於是大門變成瓶頸,人人自由行動,卡成一團。也有不少人故意起哄,哪裡人多往哪裡擠,因為裏面有的是大姑娘、小媳婦。父親手裡抱了好幾包書,顧不了我。爲了免於被人踐踏,我由一位身材高大的警察抱著擠了出來。我從此沒再去過廠甸,直到我自己長大有資格抱著我自己的孩子衝出殺進。
中國地方大,按說用不著擠,可是擠也有擠的趣味。逛隆福寺、護國寺,若是冷清清的淒淒慘慘覓覓,那多沒有味兒!不過時代變了,人幾乎天天到處要像是逛廟趕集。長年擠下去實在受不了,於是排隊這洋玩藝兒應運而興。奇怪的是,這洋玩意藝兒興了這麼多年,至今還沒有蔚成風氣。長一輩的人在人多的地方橫衝直撞,孩子們當然認為這是生存技能之一。學校不能負起教導的責任,因為教師就有許多是不守秩序的好手。法律無排隊之文明規定,警察管不了這麼多。
大家自由活動,也能活下去。
不要以為不守秩序、不排隊是我們民族性,生活習慣是可以改的。抗戰勝利後我回到北平,家人告訴我許多敵偽橫行霸道的事蹟,其中之一是在前門火車站票房前面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來回巡視,遇到不排隊就搶先買票的人,就一聲不響高高舉起竹鞭颼的一聲著著實實的抽在他的背上。前門車站的秩序從此改良許多。我對此事的感想很複雜。不排隊的人事應該挨一鞭子,只是不應該由日本人來執行。拿著鞭子打我們的人,我真想抽他十鞭子!但是,我們自己人就沒有人肯對不排隊的人下那個毒手!好像是基於同胞愛,開始是勸,繼而還是勸,不聽勸也就算了,大家不傷和氣。誰也不肯揚起鞭子去取締,覥顏說是「於法無據」。一條街定為單行道、一個路口不准向左轉,又何所據?法是人定的,要什麽樣的生活方式便應該有什麽樣的法。
洋人排隊另有一套,他們是不拘什麽地方都要排隊。郵局、銀行、劇院無論矣,就是到餐廳進膳,也常要排隊聽候指引一一入座。人多了要排隊,兩三個人也要排隊。有一次要吃皮薩餅,看門口隊伍很長,只好另覓食處。為了看古物展覽,我參加過一次兩千人左右的長龍,我到場的時候才有千把人,順著龍頭往下走,拐彎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龍尾,立定腳跟,不久回頭一看,龍尾又不知伸展得何處去了。我仔細觀察發現了一個秘密:洋人排隊,浪費空間,他們排隊佔用一哩,由我們來排隊大概半哩就足夠。因為他們每個人與另一個人之間通常保持相當距離,沒有肌膚之親,也沒有摩肩接踵之事。我們排隊就親熱得多,緊迫釘人,唯恐脫節,前面人的胳膊肘會戳你的肋骨,後面人噴出的熱氣會輕拂你的脖梗。其緣故之一,大概是我們的人丁太旺而場地太窄。以我們的超級市場而論,實在不夠超級,往往近於迷你,遇上八折的日子,付款處的長龍擺到貨架裏面去,行不得也。洋人的稅捐處很會優待主顧,設備充分,偶然有七八個人排隊,排得鬆鬆的,龍頭走到櫃枱也有五步六步之遙。辦起事來無左右受夾之煩,也無後顧催逼之感,從從容容,可以減少納稅人胸中許多戾氣。
我們是禮儀之邦,君子無所爭,從來美譽鼓勵人爭先恐後之說。很多地方我們都講究揖讓,尤其是幾個朋友走出門口的時候,常不免於拉拉扯扯禮讓了半天,其實魚貫而行也就够了。我不明白爲什麽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便不肯排隊,而一定要奮不顧身。
我小時候只知道上兵操時才排隊。曾路過大柵欄同仁堂,櫃枱佔兩間門面,顧客經常是裡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多半是仰慕同仁堂丸散膏丹的大名而來辦貨的鄉巴佬。他們不知排隊猶可說也。奈何數十年後,工業已經起飛,都市中人還不懂得這生活方式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項目?難道真需要那一條鞭子才行麼?
梁實秋(一九○三~一九八七),原籍浙江杭縣,生於北京。著名散文家、學者、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國留學。先後任教於南京東南大學、青島大學。北京大學等。曾創辦《自由評論》、主編《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北平晨報》副刊《文藝》。一九四九年到台灣,任教於台灣師範學院(後改師範大學),病逝於台北。

代表作《雅舍小品》共出四輯,其他包括《秋室雜文》、《文學因緣》等。獨立完成《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持續四十年。他和魯迅的論戰,代表對文學藝術兩種不同的取態。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F3 寫作Marina Abramović e Ulay - MoMA 2010

關於Marina Abramovic的故事: 南斯拉夫行為藝術家曾在阿姆斯特丹遇上靈魂伴侶Ulay,相愛12年。但後來感情走至盡頭,分開之後再也沒有互相見面。是次行為藝術的展出在美國MOMA進行,她靜坐了16小時巋然不動,接受了1500個陌生人的對視。而Ulay出現的那一刻,雕塑般的她顫抖地哭了起來……
他們之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他們之後又會有怎樣的故事繼續進行?


我們已經學習了戲劇和小說單元。請發揮你的想像力,根據短片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小說或劇本,注意不同人物的表情、動作、及心理狀態環境的描寫。

2013年9月5日 星期四

反斗濃縮莎士比亞——摘自明報3/9/2013

  倫敦長壽莎士比亞喜劇《玩轉莎士比亞》全集(節錄版)將於香港演出。37名演員在97分鐘內,以有趣的方式串聯及演繹《羅密歐與茱麗葉》、《仲夏夜之夢》、《皆大歡喜》及《第十二夜》等37齣莎士比亞劇目較色,觀眾更有機會獲邀上臺,一齊「玩轉莎士比亞」。


 日期:10月16至20日(星期三至日)、22至27(星期二至日)
時間:下午3時(10月19以及26至27日),晚上7時(10月20日),晚上7時45分(10月16至19及22至26日)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戲劇院
  票價:295HKD至695HKD不等
  查詢:(852)2547 7150
  www.aba-productions.com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F3 本班最後一個乖仔 阿濃

             
   
學習重點:


1.    理解小說的內容。

2.    認識小說安排情節的方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3.    認識小說刻劃人物性格的方法──映襯和利用對話

作者小檔案

         阿濃,原名朱溥生。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期間未停止寫作,著作甚豐富;創作的題材包括兒童故事、散文、小說、電視劇本等。他的作品能洞察每一顆少年人的心,甚受年輕人歡迎。多部作品皆獲獎項,歷年得獎作品包括《點心集》、《紙短情長》、《一百個看不厭》、《本班最後一個乖仔》、《老井新泉》、《童眼看世界》、《快樂有巢氏》。
 

1     沒有人為「乖仔」下過準確的定義,但大家心裏都模糊有個概念,譬如說:
2     乖仔是穿整齊校服的,跟學校在學期初掛出來給新生看的那套一模一樣,不會故意放闊收窄、拉長縮短,不會在領口、袖口、袋口玩花樣,不會故意選較深或較淺的布料,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本班大概有四分之一。
3     乖仔是不會無故遲到早退或缺席的。本班的遲到冠軍就住在學校附近隔一條街,他走路上學只需五分鐘,可是一個月起碼遲到十次。最佳的早退方法,是利用一天最後一堂的體育堂(體育堂捨不得不上)。臨下課前,故意把球踢出校園的圍欄外,然後跟約定的同學一齊去對老師說前往「執波」,這一去便可長可短。
4     至於缺席,當然要有請假信。有一個同學的請假信是以祖母的名義寫的,當然由這個同學代寫代蓋章,因為祖母不識字嘛。學校打電話去問也沒有用,祖母耳朵半聾,滿口鄉音,沒有哪位老師聽得懂她說些甚麼。請醫生寫病假紙也不難,只要皺著眉頭說肚痛,起碼可以拿到一天假期。本班完全沒有請過假又不遲到早退的寥寥可數。

5     乖仔上課是聽書而且守秩序的。不講話,不偷聽Walkman,不吃零食,不看漫畫書,不過位,不做其他科目的功課,大概有八九個,不過其中有兩個經常托著腮睡覺,有一個魂遊太虛,老師叫他的名字也聽不見。
6     乖仔是自己做功課,測驗和考試之前都會努力溫習的。本班有一半人要抄人家的數學功課,有一半人要抄人家的英文功課,其中不少是兩樣都要抄的。考試出貓的不算多,不會超過四分之一。因為偷看鄰位也同樣不懂,給你看書也不和該翻第幾頁,索性做個誠實的孩子,即使甚麼也不會答,起碼可以憑多項選擇題碰碰運氣。
7     乖仔不會欺負同學,不會把自己的書包給人家背,不會拿人家的汽水硬要喝一半,不會向低班同學的鼻尖虛晃一拳,不會硬拉住怕事的同學不讓他下車要他多搭兩個站,不會強迫別人為他寫罰抄。本班的惡人不算多,大概四分之一罷了。
8     至於放學之後直接回家不進機鋪,不躲在廁所「煲煙」,不到人家學校門外等女仔放學的倒是大多數。
9     本班三十四個同學,不是犯了這樣,便是犯了那樣,最後剩下一名完全清白的乖仔,他就是陳有禮。
10    陳有禮的校服永遠乾淨整齊、合乎標準。每個學期開始,訓導主任要告訴新生怎樣才算校服整齊時,總是把他叫到台上去,作為樣板。
11    陳有禮是上學最早的同學之一,回到學校時往往校門未開,要在外面等。他從來不當缺過課,那次感冒發燒,他也帶病上課。
   
12    他上課時總是全神貫注,聽到精彩處還微笑點頭。這對老師來說是很大的鼓勵。有些老師索性對著他一人講書,當其他不聽書的不存在。
13    同學要借他的功課來抄時,他總是說:「照抄不會明白,讓我來教你好不好?」
14    試舉其中一個同學的反應:「X,趕得及咩?你D啦!」
15    另一個同學的反應是:「你咁叻教人,唔去做阿Sir!」
16    陳有禮這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眾人皆壞我獨乖」的表現,早已使許多同學心裏不舒服。雖然大家沒有約定,卻早有人想把這個乖仔「消滅」。
17    「消滅」意思當然不是把陳有禮殺掉,而是使他不再是乖仔。
18    本班從前的乖仔、乖女起碼有十個八個,後來一個又一個的變,最後就剩下一個陳有禮。別人可以變,他當然也可以變。
19    本班的「機王」李振基跟幾個同學拉陳有禮到機鋪開眼界,但見「機王」運指如飛,一下場就打爆機,贏得一片掌聲。大家慫恿陳有禮也試玩,不到一分鐘他就game over了。居然沒有人笑他,還鼓勵他說,只要多玩幾次,就會覺得愈來愈好玩。不過陳有禮似乎與機無緣,他與同學們同行,經過機鋪時,同學們走了進去,他卻繼續前行。經過一間書店時走了進去,很久也捨不得走出來。
20    班上一個綽號「大家姐」的女同學生日,她的幾個死黨說要為她搞個生日會。「大家姐」親自對陳有禮說:
21    「陳有禮,這個星期五是我生日,在我家裏開生日會,你賞不賞面?」
22    陳有禮覺得沒有理由推辭,便答應了。那天在「大家姐」家裏,有蛋糕、有汽水,但也有香煙和啤酒。「大家姐」還跟她的男朋友當眾接吻,引來興奮的怪叫。陳有禮乖乖的坐在那裏,吃蛋糕,喝汽水,被香煙熏得想咳。後來大家唱卡拉OK陳有禮高歌一曲,大家說他聲底像李克勤,將來可能是大歌星,還約他第二天到卡拉OK去玩。陳有禮說要幫表弟補習,推辭了。
23    有一次學校舉辦暑假前宿營活動,陳有禮跟其他七個同學同房。晚上他洗澡後回房,見七個同學的頭聚在一起,正在看一本甚麼畫報。他們一見陳有禮進房便嚷道:
24    陳有禮過來開開眼界!」
25    陳有禮望過去,是一些衣服穿得很少的女人圖片,便說:「我自己帶了雜誌來。」
26    不久,同學們一個個離開房間,說去買吃的東西,卻把那本甚麼《寫真集》放在其中一張床上。
27    十分鐘後,他們忽然地推門進來。當他們看到那本畫報仍在老地方,陳有禮正在看著他的《突破少年》時,不禁大失所望。
28    暑假前幾天,老師忙著計算分數,寫成績表,讓同學們自己看書、下棋。
29    小息後的一節課,班主任蜜斯正埋頭計算分數。她心中有數,這次定是陳有禮再考第一,因此她把他的分數先行計算。嘩,平均九十一點五分,真不容易呀!她正在心中盤算要寫一個怎樣的評語給陳有禮。「品學兼優」太老套,「敦品勵學,孺子可教」會不會八股了一些?「出類拔萃,冠於同儕」的確是事實……這時忽然有人舉手喊蜜斯,她是班長蘇敏儀
30    蘇敏儀有甚麼事?」
31    「我的Walkman不見了!」蘇敏儀很氣憤的樣子,眼圈兒都紅了。
32    原來這Walkman是用不到一個月的生日禮物,她從來沒有帶回校,因為知道今天可以自由活動,便把它帶回來了。許多同學都曾試聽,說音色很優美。剛才小息時因為打乒乓球沒有隨身帶,回來上課時才發現不見了。她希望老師儘快幫她查,免得給媽責罵。本來媽是反對她帶Walkman的,她不聽,結果出事了。
33    蜜斯問清楚蘇敏儀沒有把Walkman帶下去小息,也沒有借給同學。她又廿勸那些跟蘇敏儀開玩笑,故意把Walkman藏起來嚇她的同學把它拿出來,因為玩笑已經開夠了。

34    可是沒有同學回應,蜜斯說:
35    「沒有辦法了,我只得做一件我不願意做的事,請大家自己把書包打開,讓我瞧瞧。」
36    同學們雖然噓了一聲,卻還是紛紛合作的打開了書包。
37    這時大家忽然聽見陳有禮情急地站起來說:
38    「蜜斯,不知誰把這個Walkman放在我的書包裏!」
39    班上又起了一陣噓聲,還有人說:「乖仔原來是賊仔!」
40    「這Walkman是你的嗎?」蜜斯黃把它拿過去問蘇敏儀
41    蘇敏儀點頭說是,不過她又說:「我相信不是陳有禮拿的,恐怕是有別的同學開他的玩笑。」
42    這時陳有禮突然伏在桌上鳴鳴的哭起來,哭得很傷心。
43    綽號「大家姐」的女同學跟身邊幾個同學商量了一番之後,站起來說:
44    「我們幾個同學願意擔保陳有禮,他一定不是這樣的人。他已經是我們班最後一名乖仔,我們不想在學期結束之前,連這個乖仔也沒有了!」
45    「大家姐」一說完,不知是誰帶頭鼓掌,課室裏響起了一片掌聲。
46    陳有禮身後的一個女同學,把一包紙巾塞在他手上。

47    蜜斯待大家靜下來之後說:
48    「誰說陳有禮是我們班最後一名乖仔?在我心目中,我們班上的乖仔、乖女可多得很呢!」
49    在大家的笑聲中,又響起了一陣掌聲,鼓掌包括剛抹乾了眼淚的陳有禮
1.    本文是一篇小說,具備小說完整的情節。試將本文分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然後填寫下表:




情節安排


段落


內容簡述


1


開端




概括乖仔的定義


2


發展





介紹乖仔陳有禮的性格特點


3


高潮





乖仔陳有禮被冤枉為賊仔


4


結局





同學為陳有禮平反,老師宣佈全班都是乖仔乖女




2.    試在空格內寫出說下面內容的人,並分析說話內容反映了人物怎樣的性格。


說話者

說話內容

話語者的性格

1

陳有禮

照抄不會明白,讓我來教你好不好?


2

一同學

你咁叻教人,唔去做阿Sir


3

一同學

乖仔原來是賊仔


4

蜜斯黃

沒有辦法了,我只得做一件我不願意做的事,請大家自己把書包打開,讓我瞧瞧。

3.    試根據故事內容,在空格內寫上適當的文字,看看作者如何利用班中同學的表現來反襯陳有禮,使陳有禮的形象更鮮明突出。

事件

同學表現

陳有禮的表現

陳有禮的形象

做功課

有半班同學借功課來抄。

自己做功課,且寧願教同學做也不借功課給同學抄。


生日舞會

有喝啤酒吃香煙。

吃蛋糕,喝汽水


宿營

有看《寫真集》色情雜誌。

看《突破少年》。



上學

有班中遲到冠軍住學校附近隔一條街,卻一個月遲到10次。

上學最早之一,從不缺課,發燒也帶病上課。
 

上課期間

大部份講話,偷聽Walkman,吃零食,看漫書,過位。

上課總全神貫注,聽到精彩處還微笑點頭。